「少女學」的代表之作,當代「蘿莉風潮」的開山始祖
 
從震驚世界的5國禁書,到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經典  (全新中譯本!)

 蘿莉塔  

Lolita /lə(ʊ)ˈliːtə/
【名詞】 指性早熟的年輕女孩。

【出處】 來自弗拉基米爾.納博科夫一九五八年出版之小說《蘿莉塔》裡的同名角色。──《牛津英語辭典》

「蘿莉塔,我生命的光芒、我胯下的烈火,我的罪,我的魂。蘿─莉─塔:舌尖從上顎下滑三步,第三步,在牙齒上輕輕點叩。蘿,莉,塔。

 清晨時,她是蘿,平凡無奇的小蘿,四呎十吋高,只穿一隻襪子;身穿寬鬆長褲時,她是蘿拉;在學校她是朵莉;正式簽名時她是朵拉芮絲。

 然而,在我懷抱裡,她永遠都是蘿莉塔。」

年屆四十的歐裔文學教授韓伯特,在美國小鎮邂逅了寡婦房東的十二歲女兒「蘿莉塔」,深深為少女那既孩子氣、又充滿妖異魅力的矛盾特質所著迷。於是他接近少女寂寞的寡母夏綠蒂、娶她為妻,理所當然成為了少女的繼父。

正當韓伯特為自己瘋狂的幻想與佔有慾感到罪惡,另一方面又處心積慮、自我欺騙地靠近少女時,夏綠蒂偶然發現韓伯特的祕密日記,得知了丈夫的意圖,她在激烈爭執中衝出門外,卻意外車禍身亡。

於是,韓伯特帶著孤女蘿莉塔展開橫跨美國的漂泊之旅,而逐漸成長的蘿莉塔一方面在誘惑中採取主動,另一方面卻又暗自設法逃離繼父扭曲的掌控。這宿命中互相綑縛的兩人,便一路開向了萬劫不復的毀滅終點……

在伍迪艾倫的電影《曼哈頓》中,
在瑪莉蓮曼森的單曲〈心形眼鏡〉裡,
在躍動的日本動漫畫遊戲中,在迷幻的時尚伸展台上,
在德黑蘭的女子讀書俱樂部裡,
我們一次又一次,聽見《蘿莉塔》。
這一次,讓我們重新閱讀它。

 特別收錄:「《蘿莉塔》橫跨美國公路之旅地圖」
特別取得德國知名納博科夫學者授權,將書中男主角帶著孤女蘿莉塔長達27,000英里、橫跨48州的美國公路漂泊之旅的路線,繪製成地圖,不僅凸顯《蘿莉塔》作為「公路小說」先驅的重要地位,也讓讀者體驗納博科夫筆下一九四○年代的美國風情!

【國內外推薦】

動漫畫文化評論團體「傻呼嚕同盟」召集人JOJO 作家 A
作家 王盛弘  作家 李志薔 
小說家 郝譽翔  小說家 高翊峰 
作家 彭樹君  交大外文系特聘教授 馮品佳 
政大斯拉夫語系助理教授 鄢定嘉  小說家 駱以軍 
導演 戴立忍  作家 鍾文音  ── 跨界著魔推薦!

  「感人又動人的文字很少。這本書兼而有之:愛情如何賦予人生命力,又使人形銷骨毀。如何不計一切的喪心病狂。主角愛上的不僅是青春的對象,還有因為對方於是可以生命力旺盛的自己。」 ──作家 A

「永恆的經典,不管多少年後再回頭讀,依然深深為之震撼、著迷。」──小說家 郝譽翔

「先刪去本書在心理分析的價值,再拔除做為小說的經典敘事技巧,最後,必須忘記納博科夫這個偉大的名字。即便如此,我也很難想像,有什麼樣的男人,會不需要蘿莉塔。」──小說家 高翊峰

  「天使因為魔鬼而存在。閱讀《蘿莉塔》,與天使一起飛翔的同時,也與魔鬼一起沉淪。」──作家 彭樹君

 「一個經由納博科夫創作出來的蘿莉塔女孩,其形象竟代言了全世界的少女,成了「少女學」的經典標記。博納科夫把小說世界的獨特情慾與背德,寫至入骨十分的騷動,這本書是我年輕時非得竟夜讀畢的小說經典之一。」──作家 鍾文音 

  「這是本世紀唯一具有說服力的愛情故事。」──《浮華世界》書評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三采文學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